2017年9月10日 星期日

萬里長城

20 萬里長城-Great Wall of China▲
我國古代偉大的工程之一。始建於春秋戰國(西元前770~476),今存者為明代所修建。西起嘉峪關,東到丹東鴨綠江畔的虎山口,橫亙甘肅、寧夏、陝西、山西、蒙古、河北、遼寧等地。沿線險要或交通要衝都設有關口,如山海關、居庸關、娘子關等。簡稱為長城。
長城以現代科技來修築都不容易,而我國竟能建築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,實在難得。長城的建材系就地取材,各地頗不相同。漢代以泥和蘆葦修築長城。長城體積也各不相同,以居庸關一帶來說,高約8.5公尺,下部寬8.5公尺,上部寬約5公尺。每隔70~100公尺有一堡寨(相當於城樓),高約12.3公尺,多數堡寨是一重的,要害之地則置兩、三重。
長城東段經過山地或丘陵地,古稱「塹山堙古」、「用險制塞」,起伏蜿蜒,形式雄偉;中段、西段都在乾燥區域,人煙稀少,僅色荒涼。如果登臨其間的雁門關、居庸關、古北口或山海關,遙望我國山川的偉大形勢,將令人嘆服先民開疆拓土的艱難,而激起無限的壯志雄心


中國北方自古便不安寧,萬里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,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,其中尤以三時期的規模最大。《延慶州志》記載:「古長城,在州南二十餘里,即燕塞,燕昭王秦開謀,置上谷塞,自上谷以北至遼西。秦始皇因其舊址而大築之,至今岔道以北迤邐而至永寧一帶遺址猶存。」
唐朝時,由於北方的突厥已經被平定而不再成為威脅,未修長城;後晉放棄燕雲十六州使得宋朝修築長城變得沒有意義;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,僅對一些關口做了修繕,只起到盤查路人和作為商路驛站的作用;與元朝類似,清朝直到滅亡也未修長城。因而實際修復長城的僅明朝一期,也是今日所見的大多數殘存。而到了二十世紀,只有長城戰役勉強算得上再度參與了一次作戰,在長距投射的熱兵器的發展與後續蘇聯/俄羅斯建置空軍和制導飛彈的出現後,萬里長城已經完全失去軍事功能了,現代中國的北防工作由偵查衛星雷達網等取代之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